您好,欢迎光临!

健康小贴士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骨折 > 上肢骨折 > 健康小贴士

传统中医正骨老八法

2020-10-04 来源: 作者:叶鸣 (编辑:李笑) 浏览量:1361

中医正骨溯源,道家、佛家、武术家诸多流派一脉相承者不少,对丰富传统医学的理论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正骨手法的总结上,首推清乾隆时期吴谦所主持编写的御簒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 • 正骨心法要旨》。


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归类于八种,为了与后世医家所演绎的手法相区别,遂称之为老八法。


正骨心法 • 摸法

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


骨损筋伤的发生与骨骼的结构、外力的作用以及受伤场景有着密切的关联,病损机制是复杂的,造成的伤害程度和预后不尽相同。


正骨心法: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在详细询问受伤场景,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接下来的体格检查非常重要,通过指下触诊,了解骨损筋伤的错落情况,为后续施以手法提供准确判断。


正骨心法 • 接法

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凡骨之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歧而傍突,相其形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是在医者之通达也。

接骨续损是骨科大夫的主要工作,无论是手法,还是手术,都考验着医生徒手施巧的创造力。


所以说: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


临床上,诊疗技术是规范划一的,但施术者却良莠不齐,病人的生死就真切地掌握在医者手上了,通过考察正骨手法的优劣,良医与庸医高下立见。


正骨心法 • 端法

端者,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迟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


骨折的形态各异,有横形、斜形、蝶形、螺旋、压缩、分离、粉碎以及简单、复杂之不同,复位的目标是力求完全、彻底,为骨折的尽快愈合创造条件,复位路径是逆骨折移位的方向施以反向手法,使之复归原位,这样才能达到完美复位的目的。


正骨心法 • 提法

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法非一,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倘重者轻提,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矣。


 

有些部位的骨折不易手法复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比如:股骨、椎骨以及压缩、塌陷性骨折,此时,就需要牵引复位,或维持牵引一段时间,临床上,会借助于牵引带进行悬吊,如四肢牵引带、骨盆兜、枕颌带,等等 。


正骨心法 • 按摩

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


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骨未折损,但肌筋有伤着,或关节发生小的错缝移位和嵌顿时,则施以手法揉捏、舒筋,推挤、触碰,使移位的筋经、骨节归位,同时,疏通经络,畅行气血。


正骨心法 • 推拿法

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


损伤的中后期,骨关节僵凝、疼痛在所难免,此时,可施以手法挤按、摇摆、屈伸、旋转,达到舒筋活络,促进气血循环的目的,这是肢体功能康复的必要过程,也是临床上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一环。


正骨心法:已上诸条,乃八法之大略如此,至于临证之权衡,一时之巧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这就是中医正骨的老八法,或为骨伤诊疗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略,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一套系统的正骨法则,称之为新八法,我们会在后续推文中再做介绍,欢迎读者留意收看。








感谢您的关心与支持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