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针补泄手法内经源流
2020-07-17 来源:傲骨说健康 作者:三元骨伤 浏览量:1819
或有人戏言针灸手法如同插秧一般简单、无趣
其实不然,针灸处方如同中药处方,配穴如同配药,施针手法的慢紧疾迟和提按捻转,犹如药方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其中的轻重缓急和虚实浓淡都将决定着疗效的好坏
在烧山火和透天凉这二种经典针法中,主要强调的就是一个行针手法,他也是一种复式行针手法
什么叫做复式行针手法呢?就是融合了几种行针手法,比方说提按、捻转都是不同的手法
“烧山火” 属于常用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是热补法的代表性手法,最早在《素问 • 针解》篇中记载
在《灵枢 • 终始》篇中也有记载
“ 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
可见,当时已有虚实补泻和针刺取热的概念
其后,金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成为后世热补手法的要点
“ 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
“烧山火” 手法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中
“ 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 皆细细搓之,祛病准绳 ”
“透天凉” 手法属于传统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是凉泻法的代表性手法,该手法源于《黄帝内经》,原书虽未提出 “透天凉” 的概念,但寓含了针刺补泻的思想,初步阐述了凉泻法的应用与效应
如《素问 • 针解》记载:
“ 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
“透天凉” 手法的名称首见于泉石心的《金针赋》
“ 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祛病准绳 ”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 • 三街杨氏补泻》中曰:
“ 透天凉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口吸气一口,鼻出五口,凡用针时,进一寸内,行六阴之数,其五分者,即先深后浅也,若得气,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紧提慢按,觉针头沉紧,徐徐举之,则凉气自生,热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
又有:
一身混似火来烧
不住之时热上潮
若能加入清凉法
须臾热毒自然消
他对 “透天凉” 手法的操作和主治范围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其后,历代医家虽然各有发挥,但皆以《金针赋》、《针灸大成》中所载 “透天凉” 手法为根基
古籍中已将施针手法的操作要领记载得如此清楚明白,行医者怎能忽视这些细节,随意简化其细节呢!
感谢您的关心与支持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