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医传奇 | 张元素脏腑辩证与遣药制方论
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元易水(今河北易县)人,自幼聪敏,八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从此弃仕从医。
秦汉以前,中医辩证施治方论见著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中。
至东汉南阳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始创辨证论治的先河,并将八纲辨证落到实处,享有“方书之祖”的美誉,张仲景也被尊崇为医圣。
荐读:
:古典医籍虽有脏腑功能、病因病机方面的系统阐释,但即便是医圣张仲景,也是没有对脏腑辩证进行系统总结的,而这个延用至今仍然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脏腑辩证施治方略,始创者当予以张元素老先生啦。
张元素的学术核心突出表现在脏腑辨证,尤其是对脾胃病的辩证施治和扶养胃气的思想上,它对李杲后来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脾胃理论产生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著名医家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都是张元素的弟子,张氏的理论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与发扬,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另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张元素医学思想的可贵之处,首先是他具有革新精神,虚心好学、谦逊低调,精研古训而不拘泥于古方,完善了以脏腑辩证和循经用药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荐读:
张元素的一生,著述颇丰:
《医学启源》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药注难经》
《医方》
《洁古本草》
《洁古家珍》
《珍珠囊》
……
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体现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
张元素的核心学术成就有二个方面
一是,脏腑辨证说
即从脏腑的寒热虚实病机来实施辨证论治的学说,主张先从辨脏腑的虚实、寒热着手,如对肝病,他首先提出肝脏的正常功能,继而列述肝脉在各种不同病机情况下的变化,再行拟订标准的药物和处方,其它脏腑辩证也大致如此,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相较前人的论述,更为深刻,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至清代,脏腑辨证理论臻于完善,现已成为中医临床辨证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遣药制方论
中医学上,把寒、热、温、凉、平定义为药物的气,把酸、苦、辛、咸、甘、淡看作药物的味,气与味,再合以升降浮沉,则完善了全部的药性理论,这也是药效作用的根本所在,而张元素的贡献就是系统提出了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这二个理论。
荐读:
张元素从以上观点出发,把药物诸品分成五大类:风、湿、暑、燥、寒,内容十分详尽,这是他的发现和创见。
荐读:
归经学说
张元素创建了药物归经之说,萃取药性之长,使药物各归其经,比如同一泻药,有泻肝火的,有泻肺火的,等等…
黄连则泻心火
黄芩泻肺和大肠火,
白芍则泻肝火
知母则泻肾火
木通则泻小肠火
石膏则泻胃火
柴胡佐黄芩泻三焦火
柴胡佐黄连泻肝和胆火
其所以都是泻火药而药效不同,就是由于它们的归经各不相同。如果不了解泻火药的归经,妄加投药,无的放矢,则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引经报使学说
张氏在归经学说的基础上,进而又提出引经报使学说,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临床用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羌活为手、足太阳引经药
升麻为手、足阳明引经药
柴胡为少阳、厥阴引经药
独活为足少阴引经药,等
以上这些药物配伍于方剂之中,可以引诸药归于某经、某脏腑,以加强方剂的效用,这非常类似现代医学所热衷研究、开发的靶向治疗。
涟漪传讯
做事追求发展与创新,做人则是低调谦逊,只要是对人类、对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哪怕是个人名誉不是同时代最高的,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历史会记载这一段传奇,终究能变成后世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叶劲大夫
湖北省中医院 · 专家门诊时间
花园山门诊(每周二下午);凤凰门诊(每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