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健康小贴士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骨折 > 上肢骨折 > 健康小贴士

正骨新八法

2024-04-18 来源:傲骨说健康 作者:叶鸣 (编辑:李笑) 浏览量:325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 • 正骨心法要旨》总结前人正骨经验,提出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亦称正骨八法,为后世正骨医家留下了宝贵的实用手法指南,它的传世至今指导着临床实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正骨八法进行了系统性、科学地阐释,并加以完善,在清代吴谦御纂《医宗金鉴 • 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八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正骨八法,为与老八法相区别,后世称之为正骨新八法,他已成为当代正骨界最权威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新法一,手摸心会

即:摸法

古代没有透视影像技术,对于骨折伤情的判断只能依靠医者的手感,通过触摸损伤部位,了解骨折端的移位情况


如今,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X、CT和MRI影像诊断技术,对骨折移位的显示更加直观了,但这些影像或是重叠、或是断层,即使是三维重建,也是只能看到表面,对内部的形态特征也还是不够清楚,所以,医生临证之时,需要把这些影像片段经过加工处理,在脑子里形成立体的结构,这种类似透视技术的本领只有通过刻苦训练,才能具备和完善,心领神会,得来不易哟!


正骨心法: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新法二,拔伸牵引

即:提法

骨折以后,疼痛痉挛和肌肉张力作用,肢体会短缩,或塌陷,骨折部筋肉交错、折损端重叠,阻碍断端复位。


因此,首先通过远近二端肢体对向拔伸、牵引,解除部分绞锁和重叠,为接下来的复位创造条件


新法三,旋转屈伸

即:端法

旋转、屈伸手法用于关节或附近部位的骨折,比如:膝、踝关节和肘、腕关节,利用关节的旋转、屈伸活动,使涉及关节面及其附近残余错位在模造塑形过程中得到复位。


新法四,提按端挤

即:端法

这是正骨手法之最关键者,可以说其它手法都是围绕这个步骤实施的,骨折复位成功与否,在此一举!


正骨心法要旨:端者,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迟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


新法五,摇摆触碰

即:端法

这是使骨折端紧密对接的手法,一般而言,骨折断端多呈锯齿状,齿间绞锁,不易归位,此时,应用摇摆的手法,使齿间绞锁解除,复归于原位,再用触碰手法令断端咬合紧密,非常有利于骨折愈合


新法六,挤捏分骨

即:端法

这是新正骨八法最有新意的之处,前臂尺桡骨之间有骨间膜,旋转活动时,骨间膜发生驰张变化,在中立位时,骨间膜最紧张,此时,尺桡骨相对位置关系最稳定


临床上,常利用这个解剖特征,在复位时将前臂置于中立位,医者施以挤捏分骨手法,使尺桡骨相对位置拉开,利用紧张的骨间膜稳定骨折断端,此时,有个前提,即骨间膜要完整无损,复位后的固定,也要充分利用这个原理,留置分骨垫,并将患肢固定在中立位


新法七,折顶回旋

即:端法

折顶法是解决横形或短斜形骨折断端重叠,不易复位的好手法,有时,牵引手法不能完全纠正重叠移位,此时,残余移位可以通过折顶手法来解决,先推按骨折端,加大成角,待骨端重叠解除,同侧骨皮质接触后反向顶起,纠正成角,使骨端回复对位、对线


回旋法则应用于有旋转移位时,逆移位的轨迹将远断端回旋至接近原位的地方,再施以其它手法,继续复位


新法八,推拿按摩

即:推法、拿法、按法和摩法,与正骨老八法相同,应用于骨折断端附近腠理、肌筋和经脉组织的梳理,改善气血循行,促进骨折愈合。传统中医正骨强调筋骨并重,不但正骨,还同时调理筋肉,改善循环,使骨折、筋伤同步康复,尽快重返工作和生活


叶鸣传讯

正骨新八法是中西医结合正骨新法的重要创举,凝聚了建国后老一辈医家的辛勤汗水和集体智慧,为传统中医正骨的继承和发展镌刻了浓抹重彩的神来之笔。








感谢您的关心与支持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