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动态 > 新闻动态

上古圣人的立医之道,教你如何摄养生息!

2018-04-12 来源:三元说健康 作者:叶鸣 浏览量:1834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人的生活节奏加快,物质和精神的压力日趋增大,由此所产生的疾病现象层出不穷,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病症,屡屡见诸医疗领域,给疾病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才能化解病厄,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前的医疗现状


当前的医疗现状是病患越治越多,病原的种类变化多端,新型的病原体不断滋生,已然出现无法控制的态势。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医疗理念又相对滞后,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又相对集中在疾病晚期的治疗方面,比如肿瘤、心脏病、糖尿病等继发疾病的末期失治。正如美国心脏病学会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医疗服务好比打捞队,在河流的下游打捞从上游漂流而下的落水者,所救起者多半奄奄一息,生存几率大降。因此,另一位医生对此发出由衷的叹息,现代医生所能做到的仅仅是治愈很小一部分疾病,多数情况下是安慰。



有时,是治愈


To Cure Sometimes


常常,是帮助


To Relieve Often


总是,去安慰


To Comfort Always



面对如此困境,未来医疗保健的出路在哪里?


      早在两三千年以前的古典医籍中就有所明示:“ 是以圣人知民之苦,而立医之道者,治其病也。求之于未治而治者,摄养之道蒙也 ” 。此处立医治病之道,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病已发作,则应积极救治,其理论依托天人相应的原理,依从四时、五运、六气、七惑、八益,合天人相应之法,施九针、投药石,辩证论治。




      第二,疾病尚未发作之时,已经悄然潜伏在体内,类同 “ 隐疾 ” ,则应积极预防疾病的发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此治并非治疗之意,而是疏通、引导,去除隐疾。




如何顺应四季天地运化调整生活起居?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以上是古人教导我们顺应四时的养生之法。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生活起居尤当注意,初春时节,春寒料峭,咋寒咋暖,出行衣着保护好头颈脚踝,昼夜温差大时,留意增减衣裤;人多聚集的地方是流行病传播的最佳场所,尽量少去;肥甘厚味、生猛海鲜看似滑利爽口,实则最伤肝胆脾胃,尽量少吃,以免遭罪;夜半歌舞、欢饮达旦虽能 “ 放浪形骸 ” ,但也妨碍体内垃圾的代谢处理,日久积蓄必致病损。






涟漪传讯


      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必会经历潜伏期和发展期,依据上古圣贤所劝导的方法,顺应四时变化,调整生活起居,就能使疾病扼制于潜伏期的萌芽状态。如若疾病发作,则当积极求治,不可拖延,配合医生将疾病阻断于尚未传变之时。



作者:叶 鸣    编辑:刘 阔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内容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欢迎大家分享转载!


更多资讯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您的关心与支持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