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精准医疗 医院、政府、第三方该如何布道?
(本文转载自:健康界,作者沈媛巧;http://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70617/content-493279.html)
面对精准医学描绘的未来医疗画面,一万个人有一万种不用的理解和看法。迈向精准医疗美好图景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痛点?又有哪些突破口?
2017年6月17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健康界传媒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的2017健康界峰会暨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10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的第二天,一众业界大咖围绕精准医学与健康服务模式转型,把脉论道。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精准医学是个复杂的工程。现阶段,对于精准医学的探索,更多的是基于不同领域的并行推进,如全科医疗、新生儿基因测序、心血管疾病诊治与防控、精准医疗大数据……
全科医疗成关键词
欲成精准医学,还得从基础打起,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就是全科医生。
全科医疗范围较宽泛,除了综合性、连续性地对病人健康进行跟踪以外,还需要进行疾病预防,这属于大公共卫生的概念,更多关注的是人群的健康。而精准医学则是一个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医疗模式,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健康。
从强调宽泛、公共到强调个体、准确,全科医疗到精准医疗的距离差着十万八千里?
“全科医疗、全科医生在精准医学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主任迟春花指出,实际上99%的病人只需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就能解决问题,而这99%的病人正好是精准医学需要的各项指标、数据、病情资料的关键来源。
以英国为例,全科医生能解决80%的卫生服务问题,只有10%左右需要转诊,全科医生在精准医学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迟春花看来,全科医学是精准医疗的基础,分级诊疗下病人交给全科医生管理后,全科医生将筛选出哪些病人需要精准医疗,可能性有多大。“建立在循证医学、全科医学基础之上的精准医疗模式,可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利益。”
临床成关键点
现阶段,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大家能发现,除了外伤疾病外,其他疾病或多或少都跟遗传有关系。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发病率持续增长,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心血管病的精准医学科研创新成果并没有应用于临床防治。
在北京安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杜杰看来,现阶段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需结合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现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打破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的界限,建立新的研究模式,开展基础、临床与产业结合的多维协同创新研究。
以北京市安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为例,该中心自2015年成立起,在心血管疾病的基因诊断、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筛查与诊断、早期识别发生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多药联用的精准决策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方法。短短一年内,已经服务临床患者人数超过万例。
尽管发展很快,但在杜杰看来,精准医学依然难以一下子进入到现实中,更多的依然聚焦于未来。他强调,精准医疗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以临床为核心,不管是医疗机构、企业还是投资机构,在发展精准医疗相关项目时,“一定要与医生合作,跟临床结合起来。”杜杰强调,如果不断有想法、新发现,但却与临床脱节,“那是不幸的。”
未来医院成目标
无论是心血管疾病诊治、防控,还是新生儿基因计划,精准医疗为大家描绘了一幅未来医院的画面。
不过,这显然需要技术进行支撑。
树兰医疗集团CEO郑杰表示,未来,医生和患者都是流动的,医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参与临床服务,而患者则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提出并且享受医疗服务,两者相结合就构成了移动的医疗环境。这种情况下,“面对精准医疗和大数据,医院的信息化如何做支撑将变得无比重要。”
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树兰医疗一开始就将信息系统建立在云端,基于弹性考虑,医院建立两个中心和机房。医生如果要做研究,可以弹性地使用系统中的计算能力,本地不够的话还可以用云端的计算能力。“这样的结构非常重要。”
不难看出,技术对于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北京基云惠康科技有限公司CEO郝向稳也表示认同,他指出,现阶段的健康管理依然只停留在某一次体检上,只能知道某一时间段健康的信息,通过技术提升和相关标准建立,并转化成临床方案,将基因数据与电子病历数据结合起来,可以对人做一个非常综合的评判。
精准医疗如何快速落地?
尽管精准医疗的概念如火如荼,但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迈向精准医疗时代,还需要迈过哪些坎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周文浩:实现精准医疗需要建设一个非常智能化、精准化的大数据平台,需要高知识背景的医生、高质量的全科医疗以及基因测序技术和资本的支持。
郑杰:精准医疗应快速地与临床结合,做到数据驱动,把真实数据的趋势快速地反馈到下一步的临床探索中。
杜杰:面对临床需求,现有的检验科能提供更多的手段和工具。
迟春花:在临床上,精准医学应该首先推动那些能改变病人命运的项目,消弭病人和家庭的心理阴影。在科研上,则可以做更大范围的探索。未来,无论是基因还是遗传,都需要有家庭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检测和管理。
郝向稳:应建立相关的激励体系,引入专业医生的资源,投入到全生命周期的基因健康管理中,把基因健康管理业务作为医院重要的收入来源。